“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出自哪?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也很重要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往往会让我们失去许多深入了解事物的机会。这一点体现在品诗中,就是只知诗中的一个名句,却不知其上下文。比如很多人只知有句话叫“贫贱夫妻百事哀”,却不知前面还有一句“诚知此恨人人有”,只有两句连起来读才会明白这是元稹在表示对妻子的相思,并不是说贫贱夫妻会天天哀愁。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出自哪?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也很重要

而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原句虽然是我们常理解的意思,但很多人不知道原文的出处。其实这句俗语的原来叫“欲人勿知,莫若勿为”,这个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仅8个字,也很重要。

这句话出自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上书谏吴王》,原来的说法是“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后来到了明代的《增文广记》中才衍化为现在的样子。这句话是指人做了坏事,一定会被人知道,这是劝导人要慎重行事。前面还有一句是“欲人勿闻,莫若勿言”,这句话也同样重要,是劝人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要导致祸从口出。那么当年枚乘为何会说这样一番话呢?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出自哪?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也很重要

《上书谏吴王》是枚乘写给吴王刘濞的一封信,是一篇几百字的散文。吴王是刘邦二哥刘仲之子,此人骁勇善战而又有野心,当年他坐断东南,招兵买马图谋篡位。此时枚乘是刘濞的谋士,他不赞成这种冒险的做法,便写了这篇书信规劝对方,结果是刘濞不听,败在了周亚夫手上。本期就和大家截取这篇书信中的一段,让大家来看看枚乘所言有没有道理:

《上书谏吴王》(节选)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出自哪?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也很重要

这段话取自文中的第3段,也是全文最精华的部分,可谓字字珠玑。我们把这段话分成3个部分,一一来解释。第一部分写的是人和自己影子的关系,有人畏惧自己的影子和脚印,一看见它们就跑,结果跑起来影子却一直跟着人,脚印也越来越多,他不知道其实只要停下来躲在阴处,一切就全解决了。在这段话中影子和脚印指代的是人做了坏事留下的痕迹,只有停止为恶,才能影灭迹绝。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的比喻是贴切而又生动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出自哪?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也很重要

第二部分勿言和勿为,就是指人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两句用了两个“欲人”、两个“莫若”,再加上4个“勿”,反复强调,增加了文章的张力。第三部分也是一个很巧妙地比喻,“欲汤之凔”指的是要让热水不再烫,“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是指虽然有一百个人在打冷水浇,但却仍有一个人在烧火,最后“不如绝薪止火而已”翻译过来就是要降温只有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十六计》,是其中的第19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出自哪?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也很重要

在这篇《上书谏吴王》中,枚乘还有不少金句,这也让这篇散文成为了一篇集哲理与文学性为一体的妙文,流传至今。文中体现的思辨精神令人赞叹,而其中的不少人生箴言,哪怕如今读来都是有意义的,大家可以找来原文通读一遍,相信会有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2日 下午1:23
下一篇 2024年4月22日 下午1:29

相关推荐

  • 大学怀孕休学需要什么手续(大专怀孕休学手续如何办理)

    大专怀孕休学手续如何办理 随着现代女性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和生育权,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怀孕期间休学。对于一些大专生来说,怀孕期间可能需要暂停学业,以便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和胎儿。…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4日
  • 怎样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小孩玩什么手机游戏好

    怎样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孩子们玩手机游戏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虽然一些人认为孩子们玩手机游戏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智力和社交技能…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10日
  • 戒除网瘾的方法

    网瘾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问题。许多年轻人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他们变得孤独,焦虑,沮丧,甚至失去了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戒除网瘾…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17日
  • 学生文具用品

    学生文具用品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一些有关学生文具用品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1. 铅笔和笔芯 铅笔和笔芯是最基本的学生文具用品。铅笔用来写字,笔芯用来画图。…

    教育百科 2024年12月30日
  • 不上学情绪良好上学抑郁

    不上学情绪良好上学抑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不上学。他们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家庭问题, 健康问题或经济问题而不得不放弃学业。然而,当孩子们重新进入学校时,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

    教育百科 1天前
  • 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厌学,整天沉迷手机,网络成瘾,怎么办-(孩子厌学网瘾沉迷手机叛逆不听父母话怎么办-)

    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厌学,整天沉迷手机,网络成瘾,怎么办?(孩子厌学网瘾沉迷手机叛逆不听父母话怎么办?) 在我们的故事中,泉子和他家庭的经历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让你想起了身边的一些人。…

    教育百科 2024年3月26日
  • 孩子经常玩手机游戏小孩子爱玩

    孩子经常玩手机游戏小孩子爱玩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手机游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游戏作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然而,这种娱乐方式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他们过…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29日
  • 被学校劝退后不上学了(被学校劝退休学还有学籍嘛)

    被学校劝退休学,学籍还会保留吗?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校劝退可能是一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劝退是否意味着失去了学籍呢?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学校…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13日
  • 不生病怎么休学一年

    休学一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暂时放下学业,用这段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你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点,以确保你的身体和心…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17日
  • 2024最新报考警校要求 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报考警校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随着警察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警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报考。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报考警校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报考…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