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旁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一、旁字的本义
旁字,有两个读音páng,bàng。《说文》认为,“旁,溥也。从二,阙;方声。㝑,古文㫄……雱,籀文旁字。”因为许慎搞不明白除“从二,阙”之外是什么东西,所以自然解析就会出错。这错误不能怪许慎,甲骨文旁字还没出现,只能就秦小篆旁字进行解析,当然不会得出正确结论。
旁字演变(《字源》)
有了甲骨文字形后,不止一人对许慎旁字解析持不同意见。《汉典》认为,旁字本义“大,广”。《汉字源流》(谷衍奎)认为,旁字为会意兼形声字,其甲骨文从凡(井盘),从方,会井盘之四帮之意,方也兼表声,本义“井帮”(见第585页)。《国学大师》认为,旁字本义都邑远郊。《字源》充分解析了旁字从甲骨文到汉隶的变化,认为“旁字之造字本义现已不明,甲骨文中皆用为方国名、人名或地名。”(见第2、3页)
旁字确实如《汉字源流》所言是会意兼形声字,但把旁字本义解读为水井的四帮,显然差强人意。假如旁字本义是井帮,就不可能引申出“广、大”之义。《汉典》认为,旁字本义是“大,广”,这是把引申义当成本义了。《国学大师》认为,旁是都邑远郊,比较接近本义,但还不是本义。
旁字甲骨文字形(《汉典》)
从甲骨文字形看,旁字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为凡字或凡字的简写H形,有的讹变为井字,下为方字。就是说,旁字是由凡字与方字组合而成。方字本义是人前后左右能够抵达的范围,即领地。氏族形成的领地称为方,或方国。
从凡字和方字构成看,旁字表示凡方国的边界都与其他方国相邻,因此旁字是会意字,本义四邻。
如果把我国现代各省份比作方国,那么旁字的本义就更清楚了。现代中国地图中,重庆市的旁边有五个省,西边是四川,北边是陕西,南边是贵州,东北边是湖北,东南边是湖南。
重庆四邻示意图
二、旁字的引申义
旁字的引申义都与四周近邻有关。
1.方国都有一定面积和范围,其旁边则是更为广大的地方,引申为大,广,广泛。《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彥(向外寻求有才干的人)”。如,旁征博引,旁礡(本方之外的广大地区)。
2.己方的边缘,两侧。(1)《墨子·节用中》:“其(宫室)旁可以圉[yǔ]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房屋四边可以抵御风寒,屋顶可以防御雪霜雨露)。”(2)《汉书•循吏传•黄霸》:“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廉吏依言出发,途中易服微行,不敢住在驿亭,饿了便躲在路边悄悄地吃些食物)。”如,旁边。
3.以己方为正,他方则为偏,引申为不正的,偏的。如,旁门左道,岐道旁出。
4.非己方的。如,旁人。
5.非主要的。如,旁证。
6.旁旁,身体硕大,都挤占了旁边的空间,形容身体强壮。《诗经•郑风•清人》:“驷介旁旁(四马膘肥体又壮)。”
7.己方两侧,引申为横向。《前汉•霍光传》:“使者旁午(使者你来我往,接踵而至)。”
8.在……旁边,依傍。《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依傍日月,心怀宇宙)。”
9.本方四周。如,旁勃,白蒿的别称,因其主茎不高,枝叶围绕主茎向四周散开生长,故称旁勃。
白蒿又称旁勃(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