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种?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为了区分、认识、描述和交流这些丰富多彩的不同生物,科学家提出一个特定的概念——“物种(Species)”,简称为“种”,即将世上的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它是根据一个个生物实体的遗传特性和形态特点的共性而归纳和提升出来的。正是有了物种的概念,我们才得知和认识了现在的数以百万计的生物。
到目前为止,有关物种的确切定义未有统一的定论,但是物种是客观存在和可以识别的,并且物种是人为划分的生物识别单元,同时也是生物的基本分类单元和一个分类阶层,或是一个繁殖单元和演化单元。通常认为,同一物种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构成,而且它们在遗传上极为相近,在形态上极为相似,对于具有(雌/雄)性别分化的生物而言,尤指彼此间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千差万别,但都渊源于共同的祖先,是各自祖型的分支后代,所以每一物种不仅各有自身的特征,而且又保留一系列祖传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组成同一物种的各个个体的特征并非与该种发表时的描述完全一致,而且根据组成生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在物种内部可再划分不同类别和等级,如亚种、变种、变型等,在栽培植物中还有不同的品种。譬如在梅花盛开赏梅时,你会看到“宫粉梅”、“朱砂梅”、“白梅”、“绿萼梅”、“垂枝梅”等等,虽然它们在花色、花萼、枝条等少数形态特征上彼此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而且即使同是“宫粉梅”,你也很难找到枝、叶、花等各部位的形态完全相同的两株树。
什么是“居群”?
物种这一概念,使得我们认识了众多的生物种类。那么物种是由谁构成的呢?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认识到构成物种的并不仅仅是从前认为的相同个体,而是更加重要的、基于个体之上但位于物种水平之下的一个种下层次——居群(population),有时称为“种群”。
居群是指一个物种中生长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的同种个体群。它是构成物种的基础,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种内的分化单元。一个物种可能仅由一个或多个居群组成。
同种的诸多个体由于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使得某些个体与另一些个体彼此分开,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而成为不同的块状分布群。另外,你也许见过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种植物,生于距离比较远的不同地方的,或在同一产地但生于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其形态特征总是比长在一起的差异大,这是由于长期生于有明显差异的不同环境而造成的。所以,居群的形成原因和基础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居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是这些个体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个体没有的诸多新属性,如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分布格局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
居群不仅是物种存在、物种进化和承载种内关系的基本单位,其内成员共有一个基因库;而且也是遗传变异的基础,以及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对象。因此,居群是生物多样性中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物种多样性的概念是什么?
什么是“物种多样性”?
顾名思义,就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的种类极其丰富而多样,譬如就植物而言,有作为粮食的小麦和水稻、作为油料的油菜和花生,也有美化环境的各种花卉和树木,还有你认识或不认识的、构成森林植被的各种野生植物,等等,成千上万,多达40~50万种。据科学家推断,全世界的物种大约有1300~1400万种,然而现知的物种仅约200万种。
物种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也是其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既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又是生态多样性的构成者,影响着生物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物种多样性除了上面泛泛地表述多样外,在具体应用上,通常还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程度,既包括某个物种在区域内的多少,也包括区域内物种的多少;二是指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即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的均匀程度,换言之,即生态学方面的生态多样性或群落多样性。因此,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
来源:环保科普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