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网记者 韩丹东
□ 法制网实习生 李恋洁
“竖屏聊天和直播,横屏王者加吃鸡”。短短14个字基本涵盖了不少人使用智能手机休闲娱乐时的状态。而对于未成年人和部分成年人来讲,横屏玩游戏基本成了他们使用手机娱乐时的全部。
“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都在打游戏。”在北京一家公关公司上班的郑宇(化名),这样形容他的弟弟的日常生活状态。尽管郑宇的弟弟还在上大学,“但他天天只想着打游戏,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近年来,“游戏成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整天玩游戏不再是未成年人的“专利”,受其困扰的人群也从未成年人家长延伸到一些成年人的家庭成员。
那么,什么是游戏成瘾?为什么一些人会对网络游戏如此沉迷?《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游占据空闲时间
为玩游戏习惯撒谎
“他可以把门反锁在房间里整夜玩网游,后来发展到不给手机就不去上学。”家住天津市蓟州区的刘女士向记者介绍她儿子的情况。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自从迷上了某款网游,便一发不可收拾。“放假在家时,他更是变本加厉。”刘女士说,其实儿子也知道自我反省,但就是控制不住。
郑宇的弟弟也有类似情况,他会按时上课,但在课堂上也是用手机玩网游。尤其是到周末,经常整夜玩网游,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郑宇说:“弟弟也知道要控制自己少玩网游,但他就是做不到。”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沉迷网游的人不仅将大把时间花在玩网游上,甚至为了玩网游撒谎。
“他沉迷网游后,越来越爱撒谎。我偶尔也玩网游,在游戏中看见他,就打电话问他是不是又在玩网游,他竟然撒谎说没有玩。”郑宇说。
“他有一千零一个要手机的理由。”刘女士告诉记者,“他有时候会说是需要用手机查单词,我要是不给他怕耽误学习,也怕冤枉了孩子。可一旦给他了,我一转身他就拿去玩网游了。除非我一直盯着,连转个身都不行。”
刘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孩子说想玩10分钟放松一下,可最后往往是睁眼说瞎话。
“我曾对孩子说过不需要撒谎,玩了就是玩了,也不会打你,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习惯撒谎。”刘女士说。
为了让孩子从网游上转移视线,刘女士想过很多办法,但都没起到作用。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尝试给儿子规定玩网游的时间,但是,到玩网游的时间之前,儿子一心盼着游戏时间,完全没心思做别的事。
“儿子本来喜欢看绘本、画画、做户外运动,但自从接触网游后就对其他一切失去了兴趣。”刘女士说。
“如果强制让他下线,他就闹脾气。”郑宇说,他曾尝试带弟弟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但是弟弟到了外面就一直处于撅着嘴、拉着脸、双目无神、不说话的状态。
家长行为影响孩子
言传身教才是关键
据《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披露,在玩网游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每天玩4—5小时”的比例为8.8%,留守儿童则达到18.8%。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陪伴,从游戏的世界中寻找满足与快乐成了他们的一个选择。家庭关爱、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沉迷网游的一个原因。
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父亲曾是街机的狂热爱好者,孩子接触网游甚至迷恋网游与此有关。她与孩子父亲都是自由职业者,陪孩子的时间很多,但孩子还是迷上了游戏。
刘女士对记者说:“现在的网游种类繁多、娱乐性强,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个网游玩够了,还有各种各样的网游等着。”
“弟弟迷上网游后就不怎么爱笑了,在家也拒绝和我们交流。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他不要沉迷网游,想着他的年龄大一点会好些,结果现在变本加厉。”郑宇说。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尝试过很多让孩子远离网游的办法,做约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等,软硬皆施,但效果甚微。“有一次我很生气,就把孩子的游戏设备摔了,虽然这样不理智,但在没了游戏设备后,孩子确实有所好转。”刘女士说。
一名曾经的网瘾少年告诉记者:“在家长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我试过很多方法,但总是在卸载了游戏后又重新安装。最后我在网上找了一个给游戏账号封号的商家,花了20元,账号一封,终于戒了。虽然现在也玩,但只是在周末偶尔玩两把。”
一般沉迷并非成瘾
明确九项诊断标准
沉迷游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记者了解,2017年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在2018年更新的《国际疾病分类》中,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条目,并明确9项诊断标准,以帮助精神科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对游戏产生依赖。新版本将由2019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最终批准,并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9项诊断标准包括:完全专注游戏;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信息,确诊“游戏成瘾”疾病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上述的9项诊断标准,一般要满足其中5项,才可考虑后续判断。
由此可见,沉迷游戏并不等于游戏成瘾,但这种现象已然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也多次出台相关规定。去年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等。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