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线建设”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受国际紧张局势的影响,为加强战备,中央决定把东部沿海一线地区的工业,特别是军工工业向西南、西北等三线地区转移,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西南、西北地区展开,史称“三线建设”。
1965年至1970年,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口号感召下,以军工电子为主要产品的083基地落户凯里,在凯里建设了10个军工企业和4个事业单位,近2万名掌握现代高端科学知识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有高超技术的工人师傅来到凯里,丰富了凯里的人才资源,优化了凯里的文化结构,促进了凯里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记忆里的“老三线”
黄光进老人今年68岁,他于1967年进厂,是华联无线电厂最早的建设者之一,从学徒工干到厂长,直至退休,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华联无线电厂。在黄光进老人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战天斗地的光辉岁月,来自天南地北的每一个建设者都充满着革命的激情,条件虽然艰苦,却一刻都不懈怠。与黄光进老人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在那个年代的凯里可是数以万计,华联无线电厂、南丰机械厂、永光电工厂、宇光电工厂、长征无线电厂、红云器材厂、新云器材厂、永华无线电仪器厂、红州无线电厂、凯旋机械厂共十家军工企业的相继迁入凯里,使得凯里成了一个浩大的工地。在没有现代施工设备的情况下,实施的是人海战术,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那时的中国“硅谷”
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DJS-121机是南丰厂于1966年研制生产出来的;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军用无线电通讯设备是红州无线电生产的;我国当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配套微波器件是宇光电工厂生产的……
在七、八十年代,083基地十个企业的产品基本代表了各自领域的全国最高水平,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兰州大学五十年》一书,称贵州凯里是中国的“硅谷”。
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重大决策,凯里083基地企业开始投入“军转民”,生产出多种具有军工品质的民用产品,于是,242、262、210、208、771等等神秘的编号逐步为外人所知,进而演变成凯里人最为熟悉的地名。凯里也因此赢得了“新兴电子工业城市”的称号。
那时生产出来的“产品”
1979年,华联厂成功研发出LX80录音机芯,该产品于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于1984年生产的具有先进水平的LX85型录音机芯,1986年年产量达32.38万台。
1983年,红州厂开始生产鸿雁牌黑白电视机,1986年又生产熊猫牌14寸黑白电视机,1992年单班产量达60万台。产品辐射到27个省市。
1983年至1987年,凯旋厂向市场提供的袖珍计算器共10个品种,近百万台,行销全国。EC—40008计算器于1986年获全国唯一的国产化奖。
1984年,长征厂开始生产电子电话机,年产单机能力50万台。该产品被电子工业部评为“优质品质”产品,销售火爆。
这一时期,083系统生产的具有军工品质,闻名遐迩的民用产品不胜枚举。由此,凯里市便拥有了“新兴电子工业城”的称号。
“三线建设”实际上就是我国第一轮的西部大开发,083基地十户企业落户凯里,不仅使那个年代的凯里电子工业走在了全国前列,还带来了国家对凯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带来了湘黔铁路,带动了凯里工业的发展。
记者:龙步烈 石登杰 铁源 胡英武 周天亮 实习 黄松林
编辑:何沣耕
责任编辑:龙睿
网络编辑:吴娟